

將涼感整理劑成功應用于產品并推向市場,需要對其觸感品質、性能持久性進行客觀評估,并深刻理解其能為品牌帶來的市場價值。

一、 涼感效果的客觀評估方法
“涼爽”是一種主觀感受,但在工業上需要通過客觀儀器進行量化。
Q-max值(熱流量):這是國際上通用的涼感評價指標。它使用熱流式織物手感測試儀,模擬織物與皮膚接觸瞬間的熱流量變化。Q-max值越高,瞬間涼感越強。通常,Q-max值達到0.15 W/cm2以上即可有明顯的涼感。
接觸涼感測試:在標準溫濕度環境下,讓經過培訓的評測人員對處理前后的織物進行盲測,對比其涼爽感受的差異。
二、 影響耐久性的關鍵因素
整理劑與纖維的結合力:與吸濕排汗整理劑類似,涼感整理的耐久性(耐洗性)至關重要。的整理劑通過交聯技術在纖維表面形成牢固的薄膜,確保涼感顆粒不易在洗滌中脫落。
顆粒粒徑與分布:涼感材料的顆粒粒徑需在微米或納米級別,并均勻分散在整理劑中,以確保其在織物上分布均勻,不影響手感和外觀,且不易因摩擦而脫落。
整理工藝:合理的浸軋率、焙烘溫度和時間是保證整理效果和耐久性的工藝基礎。
三、 打造差異化產品的市場價值
在競爭激烈的紡織品市場中,涼感整理劑為品牌提供了強大的產品差異化工具。
提升產品附加值:賦予普通面料高科技、高舒適的功能屬性,可以支撐更高的產品定價。
定位消費人群:特別適合開發針對夏季、運動、戶外等特定場景和人群的系列產品。
迎合消費趨勢:隨著消費者對服裝功能性需求的日益增長,具備“即時涼感”的產品更能吸引眼球,創造市場熱點。
